
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横河YOKOGAWA

AKB337-M020信号电缆AKB337-M020
AKB337-M015 AKB336-M015 AKB334-M015 AKB333-M015 AKB332-M015 AKB331-M015
AKB337-M020 AKB336-M020 AKB334-M020 AKB333-M020 AKB332-M020 AKB331-M020
AKB337-M025 AKB336-M025 AKB334-M025 AKB333-M025 AKB332-M025 AKB331-M025
AKB337-M030 AKB336-M030 AKB334-M030 AKB333-M030 AKB332-M030 AKB331-M030
AKB337-M035 AKB334-M035 AKB333-M035 AKB332-M035 AKB331-M035
AKB337-M040 AKB334-M040 AKB333-M040 AKB332-M040 AKB331-M040
3、DCS的通讯网络
3.1 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DCS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具体划分为:
(1) 1975—1980 初创期。此时的DCS通讯系统只是一种初级局部网络,全系统由一个通讯指挥器指挥,对各单元的访问是轮流询问方式。如TDC-2000、MOD-3等。
(2) 1980—1985 成熟期。采用局域网络,由主从式星型网络转变成对等式的总线网络通信或环网通信,扩大了通信范围,提高了传输速率。如TDC-3000、MOD-300等AKB337-M020。
(3) 1985—1990 扩展期。在局域网络方面采用国际标准组织ISO的OSI开放系统互联的参考模型,使符合开放系统的各制造厂的产品可以互连,互通信以及进行数据交换,第三方软件以可以应用。改变了过去DCS各厂自成系统的封闭结构,DCS由原来的仅能应用发展到不仅能应用而且能开发。TDC-3000(带UCN网)Centum XL等。
(4) 90年代以后,网络开放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程,即IEE802(以太网)、IEE802.4(令牌总线)、EEFDDI(光纤分布数据界面)、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或MAP(制造自动化协议)等,使不同厂家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可共存一个网络标准,达到产品互换、资源共享的目的。如Centum CS-3000、Advant-500等AKB337-M020。
3.2 通讯网络的特点
通讯网络是DCS的重要支柱,执行分散控制的各单元以及各级人机接口要靠通讯系统连成一体,这种在局部区域内使用各种数据通讯的设备互连的通讯网络称为局域网(LAN)。它是一个高通讯速率,低误码率,快速响应的局部网络,具有组织灵活,易于扩展,资源共享的特点,然而DCS完成的是工业控制,因此它与一般的办公室用局部网络有所不同,具有如下的特点:
(1) 具有快速的实时响应能力,一般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局部网络响应时间为2-6s,而它0.01-0.5s
(2) 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必须连续、准确运行,数据传送误码率低于10-8—10-11,系统利用率在99.999%以上AKB337-M020
(3) 适合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能抗电源干扰、雷击干扰、电磁干扰和低电位差干扰。
(4) 分层结构,为适应DCS的分层结构,其通讯网络也必须具有分层结构,如分为现场总线,车间级网络系统,工厂级网络系统等不同层次。
3.3 通讯网络的分级体系
早期的DCS系统的通讯网络都是专用的,DCS有几级网络,完成不同模件之间的通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DCS的最多网络级有四级,它们分别是I/O总线、现场总线、控制总线和DCS网络。其网络结构图如图二:
图二 DCS网络结构图
(1) I/O总线
它把多种I/O信号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读取I/O信号,I/O模件之间并不交换数据。I/O总线包括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I/O总线的传输速率是不高的,从几十K到几兆不等,为了快速,是并行总线。采用并行总线,其I/O模件必须与控制器模件相邻。若采用串行总线,I/O模件和控制器之间的距离也要比较近才行。通常把控制器模件和I/O模件装在一个机柜内或相邻的机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