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横河YOKOGAWA

SNB10D-21E/CU2T横河SNB10D-21E/CU2T节点单元
在完善的DDS技术中,对A/D、D/A转换及控制算法,分别引入扫描周期和控制周期概念,在第二代、第三代DCS控制站中,扫描周期可以比缺省值1秒更短(注意1秒对一般温度的等物理量的ce量控制是足够的),如可以选用0.2-0.5秒,以满足少数反应快的控制对象的要求。
对於第一代、第二代DCS控制站,为了完成回路控制以外的顺序控制、批量控制及数据采集,分别开发了不同型号、规格的控制站产品;而第三代控制站因为其功能强大,对开关量和模拟量处理能力很强,所以一般不做区分。大型DCS的一台控制站可以完成上百个回路的控制,其容错技术完善,可靠性高,所以"分散控制以消除危险"的初衷已很难体现。当然对於一个工厂只有一个中央控制室及多套工艺装置,而且每套装置就近安装1-2台控制站的大系统来说,这也是一种分散型控制,只是对控制站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了SNB10D-21E/CU2T。
中小型DCS控制站,控制8回路、16回路、32回路几种型式,分散性较易为人们接受。目前小型DCS系统所占有的市场,已逐步与PLC、IPC、FCS、I/0系统共享,今后小型DCS可能首先与这些系统融合,而且"软DCS"技术将得到发展SNB10D-21E/CU2T。
控制站是整个DCS的基础,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为主要,死机和控制失灵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冗余、掉电保护、抗电磁干扰、构成防爆系统等方面都有效而可靠,才能满足用户要求。以后DCS厂家在通信网络、操作站、工程师站几方面制作逐步开放或可以互换并以提供"解决方案"为主时,作为制造厂,仍应保持控制站的软硬件的生产专有,因为这是传统DCS或称常规DCS的根本。
(2) 操作站和工程师站SNB10D-21E/CU2T
DCS系统形成初期操作站各工程师站合一,即操作站具有操作员功能、工程师功能、通信功能和高级语言功能等。其中工程师功能中包括系统组态、系统维护、系统通用(Vtility)功能。
DCS操作站是典型的计算机,有着丰富的外围设备和人机界面,70年代中期,主要是在原小型计算机基础上开发的,此时CRT阴极射线管技术已成熟,但外部存贮器温氏硬盘技术至80年代才普及,所以第一代操作站采用CRT技术为特征,第二代操作站以采用温氏硬盘为特征,第二代DCS操作站还具有如下特征:操作站和工程师站(或称工作站)分开,也有公司将操作站的历史数据存储用硬盘(历史模件)和高级语言应用站(应用模件)分别独立挂在通信网络上;操作系统采用DCS系统以外,有的产品采用Unix等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的性能逐渐完善;在人机界面即流程图画面方面,也由半图形方式、全图形方式过程为目标图形方式,以GVI图形用户界面为平台,并采用鼠标,而且在工程师站中进行控制策略组态和制作流程图画面采用菜单、窗口、CAD技术等,使人机界面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