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200kPaabs. |
非线性 |
±0.2% RO 或以内 |
滞后 |
±0.2% RO 或以内 |
额定输出 |
1.5mV/V(3000×10-6应变量)或以上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196~230℃ |
温度补偿范围 |
-30~200℃ |
零点温度影响 |
±0.02%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015%/℃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15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10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750~1000Ω |
输出电阻 |
750~1000Ω |
电缆 |
0.09mm2,4芯屏蔽氟化乙烯树脂线5m,外径3.1mm,前端裸线(屏蔽线没有与主机连接)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固有频率 |
约5kHz |
重量 |
约130g(不含电缆) |
材料 |
主机SUS金属质地,液体接触部位SUS630 |
安装螺栓 |
g3/8 小螺栓 |
其它知识: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同,分析过程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似。其原理电路和相量图如图所示,其特点是:
(1)一次绕组与被测电路并联,二次绕组与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的电压线圈并联;
(2)容量很小,类似一台小容量变压器,但结构上要求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3)二次侧负荷比较恒定,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的电压线圈阻抗很大,正常情况下,电压互感器近于开路(空载)状态运行。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误差:
由于电压互感器存在励磁电流和内阻抗,使折算到一次侧的二次电压与一次电压在数值和相位上都有差异,即测量结果有两种误差—电压误差和相位差。
(1) 电压误差fu:为二次电压测量值U2乘上额定互感比KU所得的一次电压近似值与一次电压实际值U1之差相对于I1的百分数。
(2) 相位差δu:为旋转180°的二次电压相量-U2与一次电压相量U1 之间的夹角。由于角度很小,所以用“分”表示。
(3) 影响误差的运行工况是一次电压U1、二次负荷I2和功率因数COSφ2,当I2增加时,fu线性增大, δu也相应变化(一般也线性增大)。fu能引起所有测量仪表和继电器产生误差, δu只对功率型测量仪表和继电器及反映相位的保护装置有影响。
电磁式继电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电磁继电器是由缠绕于铁心的线圈的“电磁铁部分”,安装于铁片上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组合而成的“触点部分”,共同结合构成的。
当电流流过线圈,铁心变成电磁铁。可动铁片被吸引,受到向下的力的作用。可动触点也向下方移动,与固定触点接触构成闭合电路。当线圈中无电流流动,铁心不再变成电磁铁。可动铁片不再受到吸引,由于返回弹簧的作用,受到向上方的力的作用。可动触点也向上方移动,于是与固定触点脱离接触而使电路断开。(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