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1MPa |
非线性 |
±1.5%RO或以内 |
滞后 |
±1.5%RO或以内 |
额定输出 |
1mV/V(2000×10-6应变量)±20% |
环境特性
温度补偿范围 |
0~50℃ |
零点温度影响 |
±0.2%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2%/℃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3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2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10% |
输出电阻 |
350Ω±10% |
电缆 |
0.065mm2,4芯屏蔽乙烯线3m,外径4mm,前端插头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固有频率 |
约40kHz |
重量 |
约20g(不含电缆) |
材料 |
液体接触部位C1720 ,螺纹部SUS303 |
保护等级 |
IP52 |
安装螺栓 |
g1/8小螺栓 |
其它知识:
接地系统分类介绍:
TN-C 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大,一般可通过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保证安全。缺点: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中,PEN线中会流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对敏感性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有可能引起爆炸,同时由于PEN线在同一建筑物内往往有相互电气连接,当PEN线断线或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将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这时可能扩大事故范围。
TN-S 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TN-S系统的经济性较TN-C系统差,但比TN-C系统具有更多的优点,首先正常时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位,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其次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另外在民用建筑中,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点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可靠。TN-C-S 表示PEN线开始是合一的,从用电设备进户点起,PE线与N线开始分开,且PE线与N线自分开后,N线就对地绝缘,为了防止分开后的PE线与N线混淆,一般PE线、PEN线采用黄绿相间的色标,N线采用浅蓝色色标。
TT系统必须有一个直接工作接地点,一般是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设保护接地,当由同一保护电器保护电气设备的所有外露导电部分时,应用保护线连接在一起,并接到其共同的保护接地极上;当几个保护电器分级保护时,每个保护电器所保护的所有外露导电部分也必须按照这种方法接地。TT系统优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单独的接地极接地,与电源的中性点工作接地无电气联系,适用于对电位敏感的数据处理设备和精密电子设备的供电系统;当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由于受到电源侧接地电阻和电气设备侧接地电阻的限制,短路电流不大,故可减少接地短路时产生的危险性。
IT系统有三种,一是电源中性点与地绝缘、二是电源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电源接地极与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分开;三是电源中性点经阻抗接地,外露导电部分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IT系统的电源是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或通过保护线接到电源的接地极上。这种系统当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是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系统的线电压无论在相位和量值均未发生变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不会产生危险性的接触电压,可不切断电源,电气设备尚能继续运行,但此时报警设备必须报警,并通过检查线路来消除故障,减少或消除电气设备的停电时间。
在工程中,一般对负荷密度较高的住宅小区或负荷较集中的大型工业建筑的馈电线路采用TN-C接地制式,在电源进户处设置重复接地,从重复接地处通过总箱内设置的N线、PE线端子排,将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从而构成一个实际的TN-C-S低压接地系统
电力电缆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电力电缆由于其本身结构特点和与其他电气设施连接的要求,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采取不同的防雷方法。对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基本上应采取在电缆终端头附近安装避雷器,同时终端头金属屏蔽、铠装必须接地良好。对于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当电缆线路遭受雷电冲击电压作用时,在金属护套的不接地端或交*互连处会出现过电压,可能会使护层绝缘发生击穿,应采取以下保护方案之一:①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另一端接保护器。②电缆金属护套交*互连,保护器Y0接线。③电缆金属护套交*互连,保护器Y接线或Δ接线。④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加均压线。⑤电缆金属护套一端互连接地加回流线。(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