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轻量、高响应的精加工平面隔膜型受压面直径为φ5.5、采用闪光膜片、即使处于低容量也
可达到高响应频率、适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压力测量及有安装空间限制的复杂管道系统等的测量。
性能
额定容量 |
200kPa |
非线性 |
±1.5%RO或以内 |
滞后 |
±1.5%RO或以内 |
额定输出 |
0.6mV/V(1200×10-6应变量)或以上 |
环境特性
温度补偿范围 |
0~50℃ |
零点温度影响 |
±0.3%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3%/℃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3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2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10% |
输出电阻 |
350Ω±10% |
电缆 |
0.065mm2,4芯屏蔽乙烯线3m,外径4mm,前端插头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固有频率 |
约24kHz |
重量 |
约20g(不含电缆) |
材料 |
液体接触部位C1720 ,螺纹部SUS303 |
保护等级 |
IP52 |
安装螺栓 |
g1/8小螺栓 |
其它知识:
有效防雷的基本要求:
(1)被防护设备的所有对外连接线,如输入、输出、控制、电源……等回线都应加装防雷器件。
(2)防雷器件(组合)的残压,必须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安全电压。
(3)一对回线的横向电压,必须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安全电压。
(4)大于50m的户外线路,两端都应加装防雷器件。
(5)设备防雷采用的器件(组合),防雷组合结构应合理。
光缆防雷设施的安装:
光缆利用光纤作为通信介质,可以免受冲击电流(如雷电冲击)的损害,但这仅仅是对于非金属光缆而言的。由于直埋式光缆中的加强件、防潮层和铠装层以及有远供或业务通信用铜导线,仍可能遭受雷电冲击,从而损害光缆,严重时使通信中断。
一般直埋光缆应根据当地雷暴日、土壤电阻率以及光缆内是否有铜导线等因素,采取具体防雷措施。
1.局内接地方式光缆中金属体在接头部位均需连通,使中断段光缆的加强芯、防潮层、铠装层保持连通状态,即全程连通。在连端局(站)内的铠装层、加强件也应该接地,防潮层通过避雷器接地或直接接地。
2.系统接地方式每2km处断开铠装层(接头部位),作为一次保护接地。缆内加强件、铝箔层分连通或断开,目前在工程施工中一般要求断开处理。
3.光缆上方30cm的地方铺设单条或双条屏蔽线(又称排流线),对于土壤电阻率大于100Ω*m的地段,铺设单条排流线;电阻率小于100Ω*m或有铜线电缆的地段铺设双条排流线。排流线一般采用截面积50mm2的钢绞线或镀锌钢导体,对于雷暴曰较多、雷害较严重的地段,排流线截面积可适当增大。
4.无金属光缆适用于雷区和电力线感应严重的地区,能减少和防止损伤,但由于没有防潮层,在有水的地区潮气容易渗透。由于没有金属件,维护中发生故障时,地下探测极为困难,因此仅限于特殊地段才采用无金属光缆。从国内一些长途光缆的使用情况来看,近几年未发生过雷击损伤。上述方法中排流线是较为有效的方法。若采取铺设排流线,则无论采用局内接地或系统接地线均可达到防雷。(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