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适用于受到安装空间限制的压力测量,是小型轻量,可适应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稳定性良好的压力传感器。
前端部采用的精加工平面隔膜可确保良好地高响应性动态特性,合适高温高粘性流体压(树脂压)及高温气压,LPG/LNG容器压力等的测量。
性能
额定容量 |
5MPa |
非线性 |
±0.3%RO或以内 |
滞后 |
±0.2%RO或以内 |
反复性 |
0.2%RO或以下 |
额定输出 |
2mV/V(4000×10-6应变量)±20%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40~150℃(电缆前端接头为-25~85℃) |
温度补偿范围 |
-20~150℃(电缆前端接头为-25~85℃) |
零点温度影响 |
±0.03%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03%/℃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6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3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2% |
输出电阻 |
350Ω±2% |
电缆 |
0.09mm2,4芯屏蔽氟化乙烯树脂线 4m,外径3.1mm,测量器一侧前端为插头 |
电缆引出方式 |
接头式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固有频率 |
约122kHz |
重量 |
约20g(不含电缆) |
材料 |
液体接触部位SUS630 |
保护等级 |
IP67 |
安装螺栓 |
g1/8小螺栓 |
其它知识:
倒闸操作术语:
⑴发令人:指发出操作任务或命令的人员,一般均由调度员发令,有时由电气负责人发令。发布的任务或命令可用书面或口头形式,重要的操作并应进行录音。
⑵受令人:指接受操作任务或命令的人员,一般均由值班员受令。受令时应严肃、认真,并应对发令人复诵操作任务或命令,同时将操作票的顺序一并复诵。
⑶监护人:执行工作监护任务的人员 ,可由值班长或正值班员担任。
⑷操作人:直接进行操作的人员,通常由副值班员担任。
⑸下令时间:即以发令人下达操作任务或命令的时间为依据,填写的时间应准确(到“时”、“分”),由受令人填写。
⑹操作开始时间:即正式开始进行操作的时间(到“时”、“分”),由监护人填写在操作票上。
⑺操作完了(结束)时间:即操作顺序的最后一步完结的时间(到“时”、“分”),亦由监护人负责填写。
⑻操作顺序:按操作的正确顺序进行组合后的总顺序依次填写在操作票上。
⑼操作项目:系操作顺序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包括检查、核对以及其它应进行的工作内容)。
⑽拉开:指分断刀开关、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跌开式熔断器等的操作。
⑾分闸位置:即高、低压电器分断操作后,该设备并应处于的一种断路状态。
⑿合上:指闭合刀开关、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断路器、跌开式熔断器等的操作。
⒀合闸位置:即高、低压电器闭合操作后,该设备并应处于的一种接通状态。
⒁停用:指继电保护装置或变压器退出运行。操作票中的停用一词常专用于“重合闸装置”等。
⒂投入:与“停用”一词相对应,指继电保护装置或变压器投入运行(如“重合闸装置”,过流、速断保护)。
⒃报数:即数字的读法。下面列出数字的读音(括号内为读音的含义),一般在操作时发令和复诵命令都应采用该读音。通常将0-九读为:零(0)幺(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拐(七)、八(八)、九(九)。
⒄取下:特指熔断器熔丝管摘取下来的操作。也可称此项为“摘下”或“拿下”。
⒅装上:特指熔断器熔丝管装于熔断器的操作。也可称此项为“挂上”或“放上”。
⒆断开:常用于“掉闸压板”和“接线端子”等元件,在操作中需要切断某元件二次回路时,则将该元件断开即可。
⒇接通:与“断开”一词含义相反。
倒闸操作是在遵循科学规律前提下,根据电力系统、供配电系统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作用、功能而对设备插入或退出运行的操作过程制定的操作程序(顺序)。这种种操作程序,既有科学根据,又符合客观规律,按照这些程序进行倒闸操作,系统就能安全、稳定运行,否则就会违背客观规律,酿成事故。举例:一个供电回路内的隔离开关(又叫隔离刀闸)的作用是在停电后造成明显的断开点,而断路器的作用是断开、合闸负荷电流或切除短路电流。因此有如下规定:
1、对已停电的回路的送电操作顺序为:第一步,取掉三相短路接地线,第二步合上断路器前、后两侧的隔离开关,第三步合闸断路器。如果反过来,先合断路器,后合隔离刀闸,由于合闸瞬间有较大的负荷电流,隔离刀闸就会起电弧,造成三相短路,如果第一步不取消短路接地线就送电,同样会酿成三相短路事故。
2、对送停电的回路的停电操作顺序为:第一步,断开断器,第二步,拉开两侧的隔离刀闸,第三步,对已停电线路挂三相短路接地线。若反过来,同样会酿成短路事故。(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