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20kN |
非线性 |
±0.1%RO或以内 |
滞后 |
±0.1%RO或以内 |
反复性 |
0.1%RO或以下 |
额定输出 |
1mV/V(2000×10-6应变量)±1%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20~120℃ |
温度补偿范围 |
-10~100℃ |
零点温度影响 |
±0.005%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005%/℃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15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10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1% |
输出电阻 |
350Ω±1% |
电缆 |
0.75mm2,4芯屏蔽Fluonlex耐热线10m,外径约8mm,前端裸线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300% |
过载界限 |
1000% |
重量 |
约4kg(不含电缆) |
材料 |
不锈钢 |
保护等级 |
IP64(JIS C 0920防溅形) |
其它知识:
保险丝怎么才能“保险”:保险丝是用一定规格的铅、锡、锑、锌等金属制成的,是安装在电气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它只能允许正常的电流通过,当线路中发生短路或过负荷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温度超过了它的熔点,保险丝就会被熔断,从而切断电路,保证了线路及电气设备的安全,避免在线路上因出现过大电流而引起火灾事故。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常识和经验,造成保险丝熔断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过载。家庭用电负荷太大,造成过载,使保险丝熔断。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使用空调器、电暖器或增加其他较大功率电器时容易出现。二是接触不良。有的家庭尽管保险丝选择得比较合理,负荷也不算太大,可一使用空调器、电暖器、电饭煲等较大功率家电时,就会“跳闸”。原因可能是在安装、更换保险丝时,保险丝与插头螺丝接触不良,造成打火发热,使瓷插、闸刀上固定保险丝的螺丝氧化“烧死”。三是短路。如果是保险丝换上后,一合闸就“跳闸”,就可能是出现了短路。首先是线路短路。其次是负载短路,像电水壶、电饭锅等常用较大功率电器和常用移动电器的插头以及劣质电器,都容易发生短路故障。 为了使保险丝“保险”,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不能使用太细的保险丝,使用细的保险丝,通过的正常电流也容易烧断,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事故;二是必须选择和使用相适应的保险丝,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通常为额定电流的1.5~2.0倍。如家庭中正常用电时各用电器总功率之和超过1100瓦的选择5安培的保险丝,使用直径为0.98毫米的20号保险丝就可以了,当电流超过7.5安培至10安培时,保险丝就会自动熔断达到保护的目的;三是如果选择和使用的保险丝符合规格而又经常出现保险丝熔断的现象,说明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有问题,应及时请电工查找原因,清除隐患。切不可随意更换粗保险丝和干脆用铜丝、铁丝等代替。
刀闸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介绍:
刀闸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有:
(1)运行中刀闸接触部分过热,由于拧紧部件松动,动口合得不严而造成过热或刀口熔焊。
(2)瓷瓶外伤。
(3)针式瓷瓶胶合部分因质量问题或自然老化造成瓷瓶损坏。
(4)在污秽严重地区或过电压情况下,会发生闪络,瓷瓶炸裂,损坏刀闸设备。
(5)刀闸操作机构有鸟巢会造成合,拉刀闸时机构不灵活。 针对上述情况,应做如下处理:
(1)发现触电过热,可以减小负荷,待停电时紧固部件。
(2)瓷瓶外伤可及时更换。
(3)在污秽地区应加强清扫,保持刀闸瓷瓶的清洁。
(4)运行中加强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