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2N |
非线性 |
±0.5%RO或以内 |
滞后 |
±0.5%RO或以内 |
反复性 |
0.5%RO或以下 |
额定输出 |
1.5mV/V(3000×10-6应变量)或以上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10~70℃ |
温度补偿范围 |
0~60℃ |
零点温度影响 |
±0.05%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1%/℃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6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2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120Ω±10% |
输出电阻 |
120Ω±10% |
电缆 |
0.05mm2,4芯屏蔽氯丁橡胶铠装线1m,外径3mm,前端插头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20% |
过载界限 |
500% |
固有频率 |
约625Hz |
重量 |
约50g |
其它产品知识:
避雷器的校验工作不可忽视:
目前,雷雨季节已经到来,正值避雷器投入运行前的检验安装阶段。然而,笔者发现许多电管站忽视了这项工作,甚至将未经过工频校验的避雷器投入电网运行。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是避雷器校验的主要项目。其试验电压的波形和频率都接近于避雷器遭雷击时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测量出避雷内部游离性的缺陷。用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来校验避雷器,具有真实性强、准确率高等特点。经试验,虽然有些避雷器从外观上看,无放电烧痕迹,瓷裙也完整无损,就是用2500V的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也符合要求。但是,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时,其缺陷便暴露无遗。不是泄漏电流大,就是放电压达不到要求。若将此类避雷器投入电网运行,工频放电压低者,一旦下雨受潮,一相不合格则发生单相接地,两相不合格者则发生相间短路事故;工频放电电压高者,若遭雷击时,则不能做到对地放电,强大的雷电流将会损坏电气设备,或使电气设备带有危险的感应过电压,仍然不能起到避雷保护作用。
为此,笔者建议各地的电力管理部门应督促有关用户,重视防雷保护工作,认真做好避雷的工频试验。并对不合格的避雷器,应采取就地销毁处理,以防止其流入异地重新安装使用。
架空电力线路怎样防雷?
架空线路防雷的措施是:
(1)铁塔式钢筋混凝杆架设的10千伏以上的高压线路,设有避雷线,并架设在架空线路的上方,与线路成一定保护角。在避雷线的起始端设置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的引下线与电杆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2)钢筋混凝土杆架设的10千伏线路,若供10千伏高压电机时,应在进入电机前100米线路上设避雷线,并在避雷线两端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引下线亦与 电杆的接地装置相连。其余10千伏架空线路都不设避雷线,但每根电杆的绝缘子铁角都要利用电杆的主筋作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并在进户、出户线处加装避雷器,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与电杆的接地装置相连。
(3)木杆架设的380/220伏低压线路,不设避雷线,仅在进户、出户线处架装避雷间隙,并用铜线或铁线作引下线,沿杆敷设,入地处接向圆钢或角铁的接地装置。
变配电所怎样防雷?
变配电所防雷的措施是:
(1)防止直击雷。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母线构架等装设防直击雷的避雷针。独立避雷针不能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方,离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应小于3米。它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相距不小于3米,以防反击。独立避雷针保护不到的线路支架,在支架上亦应设立避雷针,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小于30欧。
(2)防止感应雷。在露天的配电线路上设避雷线,电压互感器、变压器处设阀型避雷器。建筑物平屋面上设避雷网。所有金属的构架及凸出物都与避雷网、避雷线相连。
(3)防止高电位引入。在引入引出变配电所的线路上,除避雷线外,在引入及引出线处装设管型避雷器及阀型避雷器,并做好引下线及接地装置。防感应雷及高电位引入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20-30欧。(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