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100N |
非线性 |
±0.5%RO或以内 |
滞后 |
±0.5%RO或以内 |
额定输出 |
±0.5mV/V(±1000×10-6应变量)或以上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10~70℃ |
温度补偿范围 |
0~70℃ |
零点温度影响 |
±0.05%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05%/℃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7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2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2% |
输出电阻 |
350Ω±2% |
电缆 |
0.05mm2,4芯屏蔽氯丁橡胶铠装线5m,外径3mm,前端插头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固有频率 |
约4kHz |
重量 |
约80g |
其它知识:
零线的作用及断路预防:
1 零线断路的危害
1.1 零线的作用
当前我国低压配电网广泛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方式,由中性点引出中性线即零线。其作用:①保证电源的中性点与负载的中性点电位相等,使单相用电设备获得稳定的相电压。②可作电气设备的保护线用,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保护线与零线相接,在发生设备碰壳漏电故障时,可使线路产生短路电流(相线与保护中性线短路),使熔丝很快熔断或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2 零线断路的危害
在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网中,零线断路故障时有发生,导致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负荷中性点产生偏移,负荷轻的端电压升高,负荷重的端电压降低,从而导致用户的用电设备烧坏。
另外,零线断路的危害还使断路点后的电气设备丧失保护接零的保护作用。当零线断路,而断路点后面某一电气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接在断路点后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都会带上相当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一旦人体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外壳,就会造成触电伤亡,这是很危险的。
2 预防零线断路的措施
2.1 按标准要求选择零线的材质和截面,对特殊用户或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大线径。
2.2 零线上不能装设开关和熔断器,以防开关人为或机械误动,造成零线断路。
2.3 对零线实行重复接地。一旦零线断路,因有重复接地,不平衡负荷电流可经接地装置流回电源中性点,从而抑制了负荷中性点的偏移,使受电设备的端电压不致偏差过大,从而减轻了电压波动造成的危害。
2.4 在密集居民区,尽量减少楼栋、胡同下线共用一条零线的接线方法,以免一处零线断路,危及一片。
2.5 加强线路设备管理,定期、定段检查跳接线和接地装置的可靠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变压器铁芯为什么不能多点接地?
是为了防止变压器在运行或实验时,由于静电感应而在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上产生悬浮电位造成对地放电,所以铁芯及其金属构件除穿心螺杆外,都必须可靠接地。
铁心叠片只允许一点接地,如果有两点以上接地,则接地点之间可能形成回路。当主磁道穿过此闭和回路时,就会在其中产生循环电流,造成内部过热事故。(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