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
额定容量 |
50kN |
非线性 |
±1%RO或以内 |
滞后 |
±1%RO或以内 |
额定输出 |
约1mV/V(2000×10-6应变量) |
环境特性
允许使用温度范围 |
-35~80℃ |
温度补偿范围 |
-10~70℃ |
零点温度影响 |
±0.01%RO/℃或以内 |
输出温度影响 |
±0.01%/℃或以内 |
电气特性
最大激励电压 |
15V AC或DC |
推荐激励电压 |
1~10V AC或DC |
输入电阻 |
350Ω±1% |
输出电阻 |
350Ω±1% |
电缆 |
0.3mm2,4芯屏蔽氯丁橡胶铠装线5m,外径7.6mm,前端裸线 |
机械特性
安全过载 |
150% |
重量 |
约2.1kg |
其它知识:
消防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一)消防系统的组成所谓消防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一部分为执行机构,即灭火及联动控制系统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器和警报器等构成,以完成检测火情并及时报警之用。
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分为液体灭火和气体灭火两种,常用的为液体灭火方式。如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较多,在后面将一一介绍。无论哪种灭火方式,其作用都是:当接到火警信号后应执行灭火任务。
联动系统有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专用通讯系统及防排烟设施等,均是为火灾下人员较好地疏散、减少伤亡所设。
综上所述,消防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捕捉火灾探测区域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从而发出声光报警并控制自动灭火系统,同时联动其他设备的输出接点,控制事故照明及疏散标记、事故广播及通讯、消防给水和防排烟设施,以实现监测、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
(二)消防系统的分类消防系统的类型,如按报警和消防方式可分为两种:
1.自动报警,人工消防中等规模的旅馆在客房等处设置火灾探测器,当火灾发生时,在本层服务台处的火灾报警器发出信号,同时在总服务台显示出某一层(或某分区)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根据报警情况采取消防措施。
2.自动报警,自动消防这种系统与上述不同点在于:在火灾发生处可自动喷洒水,进行消防。而且在消防中心的报警器附设有直接通往消防部门的电话。消防中心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疏散通知(利用紧急广播系统)并开动消防泵和电动防火门等防火设备。
直线电机参数和选型:
1.最大电压( max. voltage ph-ph) ———最大供电线电压,主要与电机绝缘能力有关;
2.最大推力(Peak Force) ———电机的峰值推力,短时,秒级,取决于电机电磁结构的安全极限能力;
3.最大电流(Peak Current) ———最大工作电流,与最大推力想对应,低于电机的退磁电流;
4.最大连续消耗功率(Max. Continuous Power Loss) ———确定温升条件和散热条件下,电机可连续运行的上限发热损耗,反映电机的热设计水准;
5.最大速度(Maximum speed) ———在确定供电线电压下的运行速度,取决于电机的反电势线数,反映电机电磁设计的结果;
6.马达力常数(Motor Force Constant) ———电机的推力电流比,单位N/A或KN/A, 反映电机电磁设计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反映电磁设计水平;
7.反向电动势(Back EMF) ———电机反电势(系数),单位Vs/m, 反映电机电磁设计的结果,影响电机在确定供电电压下的运行速度;
8.马达常数(Motor Constant) ———电机推力与功耗的平方根的比值,单位N/√W,是电机电磁设计和热设计水平的综合体现;
9.磁极 节距NN(Magnet Pitch) ————电机次级永磁体的磁极间隔距离,基本不反映电机设计水平,驱动器需据此由反馈系统分辨率解算矢量控制所需的电机电角度;
10.绕组电阻/每相(Resistance per phase)———电机的相电阻,一般情况下给出的往往是线电阻,即Ph-Ph,与电机发热关系较大,在一定意义下可以反映电磁设计水平;
11.绕组电感/每相(Induction per phase) ———电机的相电感,一般情况下给出的往往是线电感,即Ph-Ph,与电机反电势有一定关系,在一定意义下可以反映电磁设计水平;
12.电气时间常数(Electrical time constant) ———电机电感与电阻的比值,L/R;
13.热阻抗(Thermal Resistance) ———与电机的散热能力有关,反映电机的散热设计水平;
14.马达引力(Motor Attraction Force) ———平板式有铁心结构直线电机,尤其是永磁式电机,次极永磁体对初级铁心的法向吸引力,一般高于电机额定推力一个数量级,直接决定采用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轴的支撑导轨的承载能力和选型。
直线电机的选型首选推力或者速度,然后看连续消耗功率、热阻和散热方式和条件等,再次看供电电压和电流,如果对快速性有要求还要看电气时间常数。个人意见,最最反映直线电机性能水平的是推力平稳性、电机常数和热阻,不过推力平稳性指标多数厂家未必会直接给出。
电机的推力系数一般以出力电流比来标示,比如N/A,Nm/A
反电势系数一般用电压速度比来标示,比如V/(m/s),V/(rpm)等
以电机的机电转换公式可以推导出其间的关系,具体过程如下:
直线电机的机械输出功率为Pm=F*v =Cm*I*v,其中Cm为推力系数,I为电流,v为电机运行速度
电机电气消耗功率中的电磁转化功率为:Pe=ε*I=Ce*v*I,其中Ce为反电势系数,v为电机运行速度, I为电流
令Pm=Pe,则有Cm*I*v=Ce*v*I,从而可以导出Cm=Ce,以此可以标1,此时的 ε 视同为直流系统的反电势;
如果考虑Pe=3ε*I,即 ε 为相反电势,则可以标为3;
如果考虑Pe=sqrt(3)*ε*I,即 ε 为线反电势,则可以标为sqrt(3),即1.732;
如果给出的 ε 是幅值而非有效值,则还需要除sqrt(2),则有1.732/1.414=1.225(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