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横河YOKOGAWA

FX1004-4-3-L/A1无纸记录仪
面板尺寸:144X144mm
开孔尺寸:128x138mm
一、产品功能介绍:
1、应用范围广泛
电力测量记录(选配件)
真空度记录(LOG标尺,选配件)
流量累计(选配件)
F0值计算(选配件)
2、数据安全保证
400MB大内存
最大2GB CF卡数据保存(选配件)
USB接口支持(选配件)
二进制数据保存
网络化双重数据备份
3、显示直观,操作简单
5.7英寸宽视角高分辨TFT彩色液晶屏
曲线、数字、棒图、总览、报警、历史画面显示
通过网络在PC机显示本体画面
多功能方向键操作
4、丰富的测量类型,卓越的性能
mV,TC,RTD,DI万能输入
1s,125ms测量周期(最短)
2CH,4CH,6CH,8CH,10CH,12CH多通道选择
测量/显示精度:
±0.05%(直流电压),
±0.15%(热电偶,热电阻)
5、可靠的设计构造
省空间设计
IP65防尘防滴标准
6、多通道测量/记录
支持所有输入类型的通用输入
400MB内部存储器可应对长时间/多通道记录。
7、外部存储媒体FIFO功能
该功能可确保将文件自动保存到CF卡时,始终保持最新数据。
当CF卡满时,可自动删除旧数据,为新数据留出空间。
使用外部存储媒体FIFO功能,用户可以无需更换CF卡,长时间连续使用FX
8、易于使用的操作部分
DISP/ENTER与箭头键主要用于在通常操作时(操作模式时)切换显示模式。设置时也用作光标移动键。也装备有功能键或存储采样START/STOP键等,以用于进行有关数据记录的各种操作。
FX1000系列产品选型:FX1004-4-3-L/A1
型号 |
规格代码 |
附件规格 |
说明 |
||
FX1004 |
|
|
4ch,最短测定周期,125ms |
||
外存 |
-0 |
|
无外存接口,不带CF卡 |
||
-4 |
|
CF卡(带512MB CF卡) |
|||
语言 |
-2 |
|
英语(deg-F/DST) |
||
-3 |
|
中国语(deg-F/DST) |
|||
耐压值 |
-L |
|
普通耐压型(400V) |
||
-H |
|
高耐压型(1000V) |
|||
选配件 |
/A1 |
报警输出2点(C接点) *1 |
|||
/A2 |
报警输出4点(C接点) *1 |
||||
/A3 |
报警输出6点(C接点) *1*3 |
||||
/A4A |
报警输出12点(A接点) *1*3 |
||||
/C2 |
RS232接口*2 |
||||
/C3 |
RS422A/485接口*2 |
||||
/C7 |
以太网接口 |
||||
/F1 |
异常/状态输出*3 |
||||
/M1 |
演算机能(含报表功能) |
||||
/N2 |
3线制绝缘RTD*4 |
||||
/N3F |
扩展输入(不包括Pt100) |
||||
/P1 |
24V DC/AC电源驱动 |
||||
/R1 |
远程控制8点*5 |
||||
/TPS2 |
24VDC变送器供电2回路*6 |
||||
/TPS4 |
24VDC变送器供电4回路*7 |
||||
/USB1 |
USB接口(1个) |
||||
/PM1 |
脉冲输入3点,远程控制5点(包括运算功能)*8 |
||||
/CC1 |
测量值校正功能 |
||||
/LG1 |
LOG标尺 |
||||
/PWR1 |
功率视器(包括运算功能)*9 |
||||
*1 不能同时指定/A1, /A2, /A3, /A4A。
*2 不能同时指定/C2和/C3。
*3 不能同时指定/A3、/A4A和/F1。
*4 对FX1002、FX1004不能选择/N2。
*5 如果指定了/R1,则不能指定/A4A, /TPS2, /TPS4, /PM1, /PWR1。
*6 如果指定了/TPS2,则不能指定/TPS4, /A2, /A3, /A4A, /F1, /R1, /PM1。
*7 如果指定了/TPS4,则不能指定/TPS2, /A1, /A2, /A3, /A4A, /F1, /R1, /PM1。
*8 如果指定了/PM1,则不能指定/A4A, /M1, /R1, /TSP2, /TSP4, /PWR1。
*9 如果指定了/PWR1,则不能指定/A3, /A4A, /F1, /R1, /PM1, /M1。
(注)要将内存中保存的数据读到外部时,需要通信附加规格(/C2、/C3或/C7)或USB附加规格(/USB1)。
三、选型示例:
FX1002-0-3-H/C2、FX1004-0-3-H/C2、FX1006-0-3-H/C2、FX1008-0-3-H/C2
FX1010-0-3-H/C2、FX1012-0-3-H/C2、FX1002-4-3-H/C2、FX1004-4-3-H/C2
FX1006-4-3-H/C2、FX1008-4-3-H/C2、FX1010-4-3-H/C2、FX1012-4-3-H/C2
FX1002-0-3-L/A2/C3、FX1004-0-3-L/A2/C3、FX1006-0-3-L/A2/C3、FX1008-0-3-L/A2/C3
FX1010-0-3-L/A2/C3、FX1012-0-3-L/A2/C3
其他技术知识:
防爆电气综合知识: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与温度组别
1.1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
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闭的容器,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
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1.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 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 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
1.3、Ⅱ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ⅡB、ⅡC三类;并按其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
1.4、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分组
2.名词述语
2.1、隔爆型电气设备
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 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d”。
2.2、增安型电气设备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湿电气设备,其标志为“e”。
3.防爆原理
电气设备引燃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对于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他防爆型式就可达到防爆目的。而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是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尽力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弧、火花和过热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而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
4.防爆标志举例
4.1、如电气设备为ⅡB类隔爆型T3组,标志为ExdⅡBT3。
4.2、如电气设备为Ⅱ类增安型,温度组别为T2组,标志为ExeⅡT2。
4.3、如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则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它防爆型式,如主体采用增安型内装ⅡC类隔爆部件,温度组别为T4,标志为ExedⅡCT4。
4.4、如电气设备为粉尘防爆防尘型T11组。标志为:DIPDPT11
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基础知识:
高频机及感应加热技术目前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速度最快,且低耗环保。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金属材料的热加工、热处理、热装配及焊接、熔炼等工艺中。它不但可以对工件整体加热,还能对工件局部的针对性加热;可实现工件的深层透热,也可只对其表面、表层集中加热;不但可对金属材料直接加热,也可对非金属材料进行间接式加热。等等。因此,感应加热技术必将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于表面淬火,也可用于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时也用于整体淬火和回火。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苏联先后开始应用感应加热方法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随着工业的发展,感应加热热处理技术不断改进,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基本原理 将工件放入感应器(线圈)内,当感应器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感应电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即可实现表面淬火。
分类 根据交变电流的频率高低,可将感应加热热处理分为超高频、高频、超音频、中频、工频 5类。①超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高达27兆赫,加热层极薄,仅约0.15毫米,可用于圆盘锯等形状复杂工件的薄层表面淬火。②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通常为200~30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0.5~2毫米,可用于齿轮、汽缸套、凸轮、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③超音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0~30千赫,用超音频感应电流对小模数齿轮加热,加热层大致沿齿廓分布,粹火后使用性能较好。④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2.5~10千赫,加热层深度为2~8毫米,多用于大模数齿轮、直径较大的轴类和冷轧辊等工件的表面淬火。⑤工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为50~60赫,加热层深度为10~15毫米,可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
特点和应用 感应加热的主要优点是:①不必整体加热,工件变形小,电能消耗小。②无公害。③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氧化脱碳较轻。④表面淬硬层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易于控制。⑤加热设备可以安装在机械加工生产线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便于管理,且可减少运输,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⑥淬硬层马氏体组织较细,硬度、强度、韧性都较高。⑦表面淬火后工件表层有较大压缩内应力,工件抗疲劳破断能力较高。
感应加热热处理也有一些缺点。与火焰淬火相比,感应加热设备较复杂,而且适应性较差,对某些形状复杂的工件难以保证质量。
感应加热广泛用于齿轮、轴、曲轴、凸轮、轧辊等工件的表面淬火,目的是提高这些工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劳破断的能力。汽车后半轴采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设计载荷下的疲劳循环次数比用调质处理约提高10倍。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材料一般为中碳钢。为适应某些工件的特殊需要,已研制出供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专用的低淬透性钢。高碳钢和铸铁制造的工件也可采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淬冷介质常用水或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
设备感应加热热处理的设备主要由电源设备、淬火机床和感应器组成。 电源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输出频率适宜的交变电流。高频电流电源设备有电子管高频发生器和可控硅变频器两种。中频电流电源设备是发电机组。一般电源设备只能输出一种频率的电流,有些设备可以改变电流频率,也可以直接用50赫的工频电流进行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设备的选择与工件要求的加热层深度有关。加热层深的工件,应使用电流频率较低的电源设备;加热层浅的工件,应使用电流频率较高的电源设备。选择电源设备的另一条件是设备功率。加热表面面积增大,需要的电源功率相应加大。当加热表面面积过大时或电源功率不足时,可采用连续加热的方法,使工件和感应器相对移动,前边加热,后边冷却。但还是对整个加热表面一次加热。这样可以利用工件心部余热使淬硬的表层回火,从而使工艺简化,还可节约电能。
感应加热淬火机床的主要作用是使工件定位并进行必要的运动。此外还应附有提供淬火介质的装置。淬火机床可分为标准机床和专用机床,前者适用于一般工件,后者适用于大量生产的复杂工件。
进行感应加热热处理时,为保证热处理质量和提高热效率,必须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设计制造结构适当的感应器。常用的感应器有外表面加热感应器、内孔加热感应器、平面加热感应器、通用型加热感应器、特型加热感应器、单一型加热感应器、复合型加热感应器,熔炼加热炉等。